麻里介文学网>都市青春>美利坚牧场 > 第七百四十九章 田间地头
    老家的玉米刚收获不久,串门的时候,不少收获晚或者懒散的邻居,还依旧在家里撕玉米皮,半青不黄的玉米棒子,堆得小山似的,散发出一股子玉米的清香。

    除了玉米,大豆是秋季另一种主要的农作物。

    有些家庭等到田里的豆苗半枯,就请来收割机过一遍,胖乎乎的软豆子就全都脱粒了,再晾晒两天,就可以装袋入库,或者碰到价钱不错的收购商,干脆在田间地头直接卖掉!

    想省几个钱的,就舍不得请收割机了,镰刀人工收割,连秧苗带豆荚一起晾晒,几天后,豆荚晒得焦脆,一脚踩下去,噼里啪啦响,半干的黄豆也就脱落了。

    只是每当这个季节,晾晒玉米大豆就成了乡村的独有风景,院子里、房顶上、大路上,到处都是玉米棒子和豆秸!

    有的脸皮薄些,只在家门口占据了小半边柏油马路,车辆路过啥的,也基本不会造成麻烦。

    可半多数的家庭就没这么要面皮了,直接大马路上铺开,绵延几十上百米,全是厚厚的豆秸,人来人往的扎脚不说,车子跑起来都费力!

    要是电瓶摩托,都能给你累得哑火!

    最遭罪的还是骑自行车的。

    身强力壮的大老爷们,骑车走在上面都得进入慢动作模式,身体稍微弱些的,根本就骑不动,干脆推着步行

    得益于“村村通”政策,村里也有一条三四米宽的小马路,而且正打家门口路过,出门直接上了马路,倒也方便不少。

    老家四亩多地都承包给了堂兄家,没了农作物收成,自然就不用晾晒。

    本来昨天下午回来的时候,隔了一条街的一位爱占小便宜的大娘,就在秦逸家门口晒豆秸,不过到了傍晚,秦逸就让对方收拢了回去。

    平时不在家也就算了,现在回来了,自然不能让别人想咋地就咋地,总不能为了别人的方便而麻烦自己吧!

    而且豆荚表面带有一层细绒毛,晒干了之后,碾压加风吹,就会变得尘土飞扬。

    所以别的先不管,为了媳妇们和孩子们的健康,也不能让豆秸啥的晾在家门口!

    中午吃了饭,大家聚一起聊聊天,秦逸就又带着媳妇们跑出了家门。